
港股市場迎來又一家自動駕駛方案商。
9月27日晚,魔視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聯席保薦人為國泰君安國際和國信證券(香港)。
此前在2025年6月23日,魔視智能(Motovis)剛剛獲得浙江美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2677)等投資人數億元人民幣的D輪融資。
這家成立于2015年的公司,憑借自研算法與“Motovis智駕大模型”,布局行車、泊車、主動安全等解決方案,并已在奇瑞、廣汽、上汽等乘用車,以及陜重汽、宇通等商用車上量產。招股書顯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累計交付量達到330萬套以上。
表面上看,魔視的數據亮眼。2022年至2024年收入從1.18億元升至3.57億元,三年增長兩倍有余,2025年上半年繼續同比大增76.4%至1.89億元。毛利率也在經歷低谷后回升,2025年上半年為20.1%,高于2024年全年的14.2%。
但這些曲線難掩背后的隱憂。公司三年累計凈虧超過6.6億元,2025年上半年再虧損1.12億元?,F金流更顯脆弱,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經營現金流持續為負,累計流出超過4億元。公司不得不依賴外部融資來維持擴張,而截至2025年6月末,凈流動負債已高達10.44億元,贖回負債科目更是從2022年的6.61億元抬升至12.28億元。這意味著,融資環境或回款節奏的任何波動,都可能對生存造成壓力。

產品結構進一步揭示盈利難題。2025年上半年,Magic Drive(行車解決方案)毛利率62.1%,是唯一能“養家”的業務;Magic?Parking(自動泊車解決方案)毛利率36.8%,但波動大,2024年上半年曾因芯片成本沖擊跌至3.9%;Magic?Safety(主動安全解決方案)毛利率只有1.1%,幾乎不貢獻利潤。
Magic?Safety在政策推動下快速滲透,卻成了“量有余而利不足”的典型拖累。如何平衡標配化需求與盈利壓力,是公司繞不過去的關口。
客戶與供應鏈關系也并不穩固。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戶貢獻收入占比65.9%,其中單一客戶占比21.9%。更值得注意的是,前五大客戶中有四家同時也是供應商,前五大供應商中又有五家同時也是客戶。
換句話說,有些企業既從魔視采購解決方案,又向魔視供應芯片、雷達、攝像頭模組等關鍵零部件。表面上看,這種關系更緊密,但實際上風險更大,一旦在價格或結算條款上出現分歧,可能同時沖擊收入端和供貨端,放大財務波動,也讓交易的獨立性和公允性受到質疑。與此同時,應收賬款減值(ECL)余額到2025年上半年已累計約1468萬元,現金回款質量堪憂。
行業環境的確在擴容。灼識咨詢預計,中國L0—L2+解決方案市場規模將在2029年達到2281億元,2024—2029年復合增速20.1%。但格局仍然分散,2024年前十家廠商合計份額僅15.2%。魔視在其中排名第八,份額0.4%。
這意味著,規?;c洗牌才剛開始,技術和成本優勢不足以確保護城河。
因此,魔視的招股書既展示了行業擴張中的機會,也暴露了結構性難題。毛利高度依賴單一產品線,Magic Safety的標配化稀釋利潤;客戶集中度高且上下游交叉,風險暴露明顯;現金流和負債表脆弱,融資依賴度過高。
上市融資可以補血,但真正考驗在于,Magic?Drive能否兌現規?;瘮U張以支撐整體毛利,現金流能否扭轉為正,以及客戶和供應鏈結構能否改善。如果這三大關口無法突破,這家自稱“AI原生”的方案商,可能很快被卷入行業洗牌的下一輪淘汰。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