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09-18 10:38

陳白丨文 一家老牌科技巨頭年過八十的掌門人,最近超越了埃隆·馬斯克成為全球首富。他掌舵的這家公司是甲骨文(Oracle)。
在本輪AI浪潮中,這并不算一家前沿的公司。但就在上周,這家公司股價一度暴漲42%。不僅如此,甲骨文還拿下了OpenAI、xAI、Meta、英偉達等巨頭的長期訂單。最近甚至有消息傳出,作為TikTok長期的數據托管商,未來甲骨文可能有望成為接管TikTok的主體之一。
一系列重磅利好消息,讓這家老牌數據存儲巨頭站上了AI的風口浪尖。那么問題也隨之而來:同樣都是老牌科技巨頭,為什么有的“大象”轉身困難,甲骨文卻能穿越新周期?這能帶來什么啟示?
成功的首要原因是技術路線的正確選擇。當亞馬遜AWS、微軟Azure和谷歌云在公有云市場殺成紅海時,作為后來者的甲骨文并沒有選擇模仿,而是全力押注“第二代云基礎設施”(OCI)。這種架構設計,要求極高的集群計算能力和極低的網絡延遲,恰好與大模型訓練和推理所需的算力環境不謀而合。
當AI浪潮襲來,算力成為最稀缺的資源時,甲骨文押對了技術路線。其他云廠商固然可以通過改造升級來適應AI負載,但OCI渾然天成的原生架構優勢,使其在性價比和能效上獲得了關鍵的領先身位。
但技術架構的遠見僅僅是基礎。甲骨文真正的護城河,是其數十年積累的深厚企業基因。與生于互聯網時代、習慣于服務開發者和初創企業的云服務商不同,甲骨文的核心客戶一直是全球最大、最復雜的組織——銀行、保險、電信、政府等。因此,當AI巨頭們需要為自己昂貴的模型尋找一個足夠可靠、值得托付的算力底座時,擁有服務全球頂級企業關鍵任務經驗的甲骨文,自然成為一個令人放心的選擇。
這種經年累月建立起來的信任關系,是純粹的技術參數無法給予的無形資產,也是其他競爭對手難以在短期內復制的壁壘。
更為重要的是,甲骨文展現了一家成熟企業在面對顛覆性機遇時的清醒與克制。它沒有試圖在AI應用層與新銳公司一較高下,也沒有盲目投入千億資金去研發自己的通用大模型,而是精準地找到了自身在產業鏈中的最佳生態位——成為AI時代的“水電煤”供應商。它與英偉達的深度綁定,將后者的GPU與自身的基礎設施進行最優適配,共同為市場提供最強大的算力引擎。它服務于OpenAI、Meta,卻不謀求控制它們,而是以一種中立、開放的姿態,向所有需要強大算力的玩家提供“軍火”。
這種“賣水人”的定位,使其避開了模型與應用層面殘酷的同質化競爭,穩健地享受著整個行業增長的紅利。
甲骨文的案例證明,擁有龐大企業客戶基礎、深厚技術護城河以及穩定現金流的“老巨頭”,一旦找準了切入新周期的戰略支點,其爆發的能量是驚人的。它們或許不如初創公司那般富有想象力,但它們更懂得企業及市場的游戲規則,更了解如何將新技術與現有業務流程結合以創造實際價值。
當然,甲骨文的復興之路并非全無風險。從財報來看,高達350億美元的年度資本支出計劃,使其自由現金流一度轉負,如何高效地將巨額合同積壓轉化為實際收入,如何在全球范圍內快速建成并穩定運營大規模數據中心,都是其未來必須面對的挑戰。
回過頭看,甲骨文這場看似保守的勝利,其實還是建立在對技術演進精準洞察的基礎上,依賴的是企業決策者的遠見和戰略選擇。如何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始終找準生存定位,對大公司來說更是高難度的挑戰。
甲骨文的成功轉身具有借鑒意義:與其盲目追逐風口和多元化,不如持續專注自身最擅長的領域。它的成功也證明了一件事:技術浪潮的迭代固然有可能會讓“諾基亞們”倒下,但??那些能找準節奏的“大象”,同樣能穿越周期,在新時代的舞池中繼續領舞??。
(作者系資深媒體人)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