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連續虧損兩年的東方生物(688298.SH)遭遇管理層變動,不到一個月時間,這家IVD(體外診斷)企業已有兩位董事辭職。
9月10日,東方生物發布公告,公司獨立董事李波因個人工作原因,辭去公司獨立董事及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委員等職務。此前,據東方生物8月29日公告,董事會成員方新成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第三屆董事會董事、審計委員會委員職務。
曾經年賺近50億 近兩年連續虧損
東方生物主營體外診斷產品業務,主要擁有免疫診斷(膠體金、熒光、流式熒光)、分子診斷(核酸PCR、熒光原位雜交、流式熒光)、生化診斷等多技術平臺。東方生物2024年年報介紹,公司是一家出口歐美為主的企業,市場遍布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行業內極少數同時擁有“人醫檢測”及“動保業務”雙賽道布局的企業。
東方生物2020年2月份上市,2021年歸屬凈利潤達到近50億元,但2023年以來公司經營“一蹶不振”,已連續虧損兩年。
據年報披露,2020年東方生物開發布局了十余款新冠檢測試劑,當年公司經營業績逆勢、爆發式增長。2020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2.65億元,比上年度增長788.83%;實現歸母凈利潤16.77億元,比上年度增長1942.94%;每股收益14.28元/股,比上年度增長1469.23%。
2021年,東方生物業績繼續大漲創下記錄,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01.69億元,比上年度增長211.43%;實現歸母凈利潤49.20億元,比上年度增長193.33%;每股收益41.00元/股,比上年度增長187.11%。東方生物董事長方劍秋在年報致股東信中談到,2021年公司整體經營業績、資產規模、市值比上市前呈現數十倍的爆發式增長,每股收益位居A股前列,納稅貢獻近二十億元。
但2023年以來,在外部環境變化之下,東方生物業績驟降。2023年,公司全年營收同比暴跌90.65%至8.20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暴跌119.23%至-3.98億元。2024年,公司營業總收入約8.28億元,同比增長約0.95%,歸母凈利潤為-5.29億元,較上年同期虧損擴大。
方劍秋在2023年年報致股東信中坦言,回顧公司2020年2月份上市以來至2022年度,期間主要經營業績由新冠檢測產品貢獻且業績基數大。2023年度,公司直面去除新冠檢測產品重大經營業績基數的影響,加上上市前公司常規業務的整體規模小,盡管上市后常規業務保持穩健的發展,但受制于在不同區域/不同國家銷售,產品需要經歷臨床、注冊、報批等前置環節,整體耗時長,加上客戶驗證需要時間,故2023年度公司常規業務未能快速彌補新冠檢測產品銷售業績的重大缺口。
加速布局海外 遭遇10億美元巨額訴訟
近年來,手握利潤存余的東方生物,積極開拓新的業務增長點,在國內外不斷拓展業務布局。
據2024年年報,2024年公司加快推動了安吉、杭州、南京、成都、海南、上海、美國等國內外產銷研基地的建設進程。在美國,東方生物通過收購美國Confirm公司,完成美國本土化連鎖藥店、商超等零售渠道的建設;公司全資子公司美國衡健在美國建成大型的POCT(慢性病居家監測)生產基地;完成了美國本土化醫學實驗室建設;完成了美國地區動物診斷項目的建設。
東方生物表示,在“人醫”的基礎上,2024年公司通過收購新增了動物疫苗業務模塊,新增布局“動物/寵物疫苗和檢測”產業鏈布局,完成“人醫+動?!彪p賽道的業務架構布局。
然而,積極在美國布局的東方生物,2025年卻遭遇重大訴訟。3月28日晚,東方生物公告披露,下屬全資子公司美國衡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國衡健生物”)收到美國法院受理的美國FS公司起訴狀。原告以東方生物及美國衡健違反了合同中的“禁止規避”條款,直接向FS公司的客戶提供新冠檢測試劑,造成FS公司的相關經濟損失為由,提起合同糾紛訴訟,索賠金額不低于10億美元,目前案件尚未判決。
在經營持續虧損,且遭遇重大訴訟的情況下,東方生物近期開啟回購以提振市場信心。7月4日,東方生物公告稱,計劃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金額不低于2500萬元且不超過5000萬元,回購價格上限為32.44元/股。據9月11日公告,截至2025年9月11日東方生物已回購180萬股,占總股本的0.8935%,實際回購金額為4999萬元,回購價格區間為26.45元/股至29.52元/股,公司宣布完成回購。
在9月11日舉行東方生物中報業績說明會上,有投資者問,公司曾說要成為最賺錢的公司,但是目前仍然虧損,請問如何理解和深化貫徹愿景成為最賺錢的公司?東方生物方面回復稱,公司近兩年正在為后續戰略發展做整體產業化布局,具體詳見年報說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