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ww04w"><rt id="ww04w"></rt></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li id="ww04w"></li>
  • 綠色金融面臨九大挑戰,怎么破?

    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10-30 11:19

    10月29日,在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綠色金融平行論壇上,光大集團總經理崔勇指出,中國綠色金融發展進一步加速,已成為全球第一大綠色信貸市場、第二大綠色債券市場,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經驗”。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共識,發展迅速但仍面臨諸多挑戰,需要全行業共同大力推動。

    論壇上,光大集團同時發布了《綠色金融白皮書》,指出當下綠色金融面臨的九大挑戰,即國內外綠色金融標準不統一、綠色信息披露機制有待完善、綠色資產定價體系尚需完善、綠色領域投融資信息不對稱、綠色金融業務發展不均衡、綠色金融產品期限錯配、綠色資產激勵機制還需深化、綠色復合型人才供給待加強、數據治理和數據共享待增強。

     其中,綠色信息披露機制方面,光大集團認為,當前綠色信息披露機制存在“碎片化、選擇性、低質量”等問題。從披露范圍看,國內僅要求上市公司、 發債企業強制披露環境信息,大量中小企業及非上市主體仍處于“自愿披露”階段。從披露渠道看,企業環境信息散落在年報、社會責任報告、專項綠色報告等不同載體中,且格式不統一,投資者需耗費大量精力整理分析。

    另外,綠色金融產品的期限錯配,是制約長期綠色項目發展的關鍵瓶頸。綠色項目普遍具有“投資大、周期長、 回報慢”的特點,但現有綠色金融產品以中短期為主,導致存在一定的“短貸長投”現象,增加了項目的流動性風險與融資成本。

    針對此,光大集團提出關于我國綠色金融可持續發展的三方面建議。

    從政策層面看,一是深化國際標準接軌與協同,強化認證機構規范與監管;二是完善信息披露標準,加強綠色數據共享;三是完善綠色資產市場定價機制,提升市場活躍度;四是強化激勵措施,鼓勵綠色投融資。 

    從實體企業層面看,光大集團建議實體企業提升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加強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完善企業信息披露、完善內部激勵機制。如高碳排實體企業在考核體系設計上,應建立“碳效與績效”掛鉤的硬約束:將碳排放強度、單位產值能耗等指標納入高管KPI(績效考核);對生產部門實施“碳成本核算”,將碳排放權交易價格、碳稅等納入成本考核,倒逼車間主動優化操作流程。

    從金融企業層面看,光大集團認為,金融企業應在加強綠色金融產品創新、投資決策納入ESG(環境、社會和治理)要素、完善ESG風險管理體系、加強人才培養與數字化賦能四個方面做出改變。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經濟觀察報金融市場新聞中心記者,關注銀行、消費金融、平臺金融、AMC、融資租賃、擔保等領域。
    日本人成18禁止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