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ww04w"><rt id="ww04w"></rt></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li id="ww04w"></li>
  • 英偉達再陷反壟斷調查 中國市場合規邊界何在?

    2025-09-15 17:37

    作者 胡群

    英偉達為何再度被中國市場監管部門“點名”?

    9月15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通報稱,經初步調查,英偉達公司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和《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附加限制性條件批準英偉達公司收購邁絡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權案反壟斷審查決定的公告》,市場監管總局依法決定對其實施進一步調查。

    這并非英偉達首次接受中國監管機構的審查。去年12月9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消息,因英偉達公司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及《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附加限制性條件批準英偉達公司收購邁絡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權案反壟斷審查決定的公告》(市場監管總局公告〔2020〕第16號),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英偉達公司開展立案調查。

    2024年12月12日,@NVIDIA英偉達中國 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中國是NVIDIA的重要市場。NVIDIA秉持以客為尊的初衷,將持續為中國客戶提供最優質、高效的產品與服務?!?/p>

    今年7月31日,因被曝出存在嚴重安全問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門安全風險約談了英偉達。

    雖然此次通報雖未披露英偉達具體違規細節,但明確指向其2020年收購邁絡思案中承諾義務的履行問題。當年,為獲得中國市場準入,英偉達接受了包括數據安全、公平競爭、技術開放等在內的多項附加條件。如今監管部門認定其“違反”,說明其在并購后的整合或市場行為中,可能未完全遵守當初的合規承諾。這一進展不僅關乎單一企業,更折射出中國對關鍵科技領域外企行為的監管邏輯正在從“準入管理”轉向“持續監督”。

    當前,英偉達在中國市場的處境正面臨轉折點。作為全球人工智能算力供應鏈的核心企業,其GPU產品在中國AI、云計算、自動駕駛等領域占據主導地位。然而,這種市場優勢也使其成為反壟斷監管的重點關注對象。此次“進一步調查”的決定,表明監管部門已從初步核查階段進入實質性審查環節。盡管官方尚未公布具體指控內容,市場人士預計,結合2020年收購邁絡思案的背景,焦點很可能集中在英偉達是否利用其在高速網絡互連技術上的優勢,實施排他性競爭行為,或是否在數據傳輸、接口開放等方面設置了不合理的技術壁壘,從而影響國內企業的公平競爭環境。

    過去幾年,英偉達在中國的業務擴張與監管審查始終并行。2020年4月,其以6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01.13億元)收購以色列網絡技術公司邁絡思(Mellanox),該交易在全球多國獲批。2020年4月,中國市場監管總局曾對此次收購作出附加限制性條件批準的決定,要求英偉達等履行相關義務。

    這些條件本質上是“以承諾換準入”的典型監管模式。然而,2024年12月,英偉達即因涉嫌違反該公告及《反壟斷法》被立案調查。這表明監管機構可能在日常監管或接到舉報后,發現了其未能履行承諾的跡象。此外,今年的7月31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門安全風險約談英偉達。這一事件獨立于反壟斷調查,但共同指向了英偉達在華業務運營的合規性與安全性問題。算力芯片作為數字經濟的核心基礎設施,其安全性關乎國家數據安全與產業穩定,監管層面的高度關注順理成章。

    進一步的調查將為英偉達帶來何種具體風險?根據《反壟斷法》,違反此類承諾的后果極為嚴重,可能包括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采取必要措施恢復到集中前的狀態,并處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若最終認定違規,巨額罰單將難以避免。更重要的是,這可能影響英偉達未來在中國市場進行并購等商業活動的審查流程,甚至對其品牌聲譽造成長期損害。

    從更長周期看,此次事件是中國科技監管體系成熟化的體現。過去,外資企業在華并購往往以“一次性審查”為主,一旦獲批,后續監管相對薄弱。但近年來,隨著《反壟斷法》修訂、數據安全法、網絡安全審查辦法等法規的完善,監管部門已具備對跨國企業實施“全生命周期監管”的能力。英偉達案例正是這一趨勢的縮影:其2020年的合規承諾不再是“過期支票”,而是持續有效的法律義務。監管部門有權在發現違約跡象后啟動追溯性調查,這標志著中國市場對外資企業的監管邏輯正從“被動審批”轉向“主動監督”。

    此外,國際科技競爭格局的變化也影響著中國監管決策。當前,全球主要經濟體均加強對科技巨頭的反壟斷執法,美國、歐盟對谷歌、亞馬遜、蘋果等公司展開多輪調查與處罰。中國在此背景下強化對英偉達的監管,既是維護國內市場競爭秩序的需要,也是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確立自身規則話語權的表現。尤其是在AI算力成為國家戰略資源的背景下,確保關鍵技術領域的公平競爭,防止市場被單一企業壟斷,已成為各國監管共識。

    英偉達此次在華被調查這一案例,超越了單一公司的合規失誤,揭示了一個更深層次的議題:全球科技巨頭如何在一個規則快速演變、且日益強調主權與安全的大型市場中適應與生存。中國市場固然巨大且不可或缺,但其游戲規則正在變得愈發清晰和嚴格。反壟斷與國家安全,是其中兩條絕不容逾越的底線。

    對英偉達及其他跨國公司而言,真正的“以客為尊”,或許首先應體現為對所在市場法律法規的絕對尊重與恪守。此次調查無論結果如何,都將成為一個重要的警示:在當下的全球科技產業格局中,深厚的護城河,可能并只源于頂尖的架構與制程,還必須包含在全球復雜監管環境中穩健航行的能力。這考驗的不僅是法務部門,更關乎最高管理層的戰略智慧與對可持續發展的深切承諾。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金融市場研究院院長 主要關注銀行、消費金融領域市場動態。
    日本人成18禁止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