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夏,成都大運會圓滿落幕,陽光燦爛的青春記憶還未褪色;2025年夏,當“太陽神鳥”再次掠過浩瀚星空,成都又迎來世界矚目的成都世運會。
作為非奧項目最高水平的國際綜合性運動會,成都2025年第12屆世界運動會(以下簡稱“成都世運會”)于8月7日至8月17日舉行。本屆成都世運會吸引了來自116個國家和地區的6679名運動員、隨隊官員、技術官員參賽,是世運會歷史上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一屆。
當璀璨的燈光熄滅,國際世界運動會協會主席何塞·佩魯雷納的評價依然回響:“感謝成都,你們創造了歷史?!钡聡斗ㄌm克福匯報》在賽事期間便指出:“中國以一場堪比奧運會的辦賽標準,為下一屆主辦國德國樹立了標桿?!?/p>
當全球目光聚焦成都,這場盛會帶給成都的,遠不止賽場上的精彩瞬間。
辦賽、營城、興業、惠民
賽事激發城市活力
以體育人、以賽營城。一場賽事,除了精彩的競技場,更有“營城”“興業”“惠民”的辦賽精神。成都世運會如同一臺精密運轉的引擎,推動成都城市功能加速迭代,讓體育惠民落到實處。
數據顯示,自成都世運會籌辦以來,成都年均舉辦各級各類全民健身賽事活動超過5000場次,市民參與新興潮流運動項目的占比提升至18%,帶動全市體育人口突破980萬人,市民體質總體達標率突破95%,“體育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正深入人心。
延續成都大運會“簡約、精彩”的辦賽理念,成都世運會充分利用大運遺產,沒有新建場館,而是統籌利用現有設施,配置了27處競賽場館(場地),其中18個為既有場館局部功能調整,9個依托湖泊公園臨時搭建。7處臨建場館賽后將繼續服務市民,采購的器材設備也將用于全民健身。
從賽事現場到城市“金角銀邊”,賽場的熱情也逐漸延伸成為城市持續高漲的全民運動熱情。
成都市天回小學此前因“跑酷”運動出圈。孩子們化身“城市行者”,定點助跑起跳、身體順勢鉆過欄桿,展現出不俗的運動能力。
不只是跑酷,浮士德球、力量舉、短柄墻球等小眾項目在成都也開始興起;飛盤、腰旗橄欖球、輪滑等一些“熟面孔”也有了新玩法,軟式曲棍球、自由搏擊等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參加。
統計顯示,“世運項目進社區”系列活動覆蓋超600個社區,吸引超12萬市民深度參與,全市已有120所學校推廣棍網球、飛盤、壁球等世運會項目。多項發源于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體育運動在寬窄巷子旁、錦江河畔出現,蓉城的國際風韻正在群眾參與間自然流淌。
在成都,體育惠民之路也在持續拓寬。今年以來,世運會項目進校園、進社區等推廣活動火熱開展,覆蓋人群超百萬。成都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3.0平方米,較2023年增長15%,躍居全國前列。如今,立交橋下的輪滑俱樂部、公園里的健身綠道、口袋綠地上的羽毛球場……城市里的運動場所越來越多。
隨著賽事的舉辦,成都的城市面貌也在不斷改善,更優美整潔的街道,更綠意蔥蘢的城市景色,更低碳可持續的產業涌現,國際賽事的頻繁舉辦,為城市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以 “體育” 為紐帶
打開文商旅體融合新局面
成都世運會如同一根金線,將成都的文化、商業、旅游、體育資源串聯成璀璨珠鏈,打開了文商旅體融合的新局面。
8月14日,成都世運會執委會宣布:“本屆賽事市場開發收入創世運會歷史新高?!辟愂抡心?6家贊助企業及33家捐贈企業,打破非傳統品類贊助壁壘。48家企業推出500余款特許商品,覆蓋16大類別,開設218個線下零售點,部分限定款徽章“上架即售罄”。
而這,只是賽事對經濟拉動的直觀效應之一。
成都世運會期間,大量游客涌入成都,帶動了旅游、餐飲、住宿、購物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據成都出入境邊檢站統計,7月1日至8月15日,成都入境外國旅客達6.9萬人次,同比增長72.5%,其中泰國、越南、韓國位列前三。機票預訂數據顯示,德國游客量同比增4.2倍,西班牙增3.8倍,坦桑尼亞增3.1倍。

抖音生活服務平臺最新數據顯示,成都世運會期間成都團購交易額同比增長50.8%,餐飲消費支付交易額同比增長近60%。而攜程數據顯示,成都世運會期間成都入境游出行人次同比提升31%。春熙路、太古里商業區占比超四成;天府廣場、寬窄巷子、夜游錦江、東郊記憶緊隨其后。
把賽事流量轉化為文旅“留量”,成都推出系列優惠活動。成都世運會前期,成都正式啟動“迎世運 游成都”暑期文旅消費季活動,活動通過發布文旅惠民福利、推介特色消費場景、揭曉“成都禮物”等系列舉措,為市民游客送上夏日文旅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推出“票根經濟”模式,整合6大類46項票根資源。持賽事門票可享十大景區及文博場館門票五折優惠,56家酒店推出3-8折專屬禮遇。這種“1票激活N場景”的創新模式,讓賽事紅利真正惠及市民和游客。
多措并舉之下,“世運經濟”覆蓋了數百家餐廳、酒店和景區,全城的旅游消費市場都被撬動起來。產業落地、建圈強鏈、市場激活,基于體育而成長的產業生態逐漸形成“雨林”——今年,成都全年計劃舉辦國際和全國性高水平賽事超80項,體育消費總規模有望達800億元、體育產業總規模有望突破1500億元。僅上半年,成都已舉辦重大賽事38項,體育消費總規模達410億元,同比增長約9%;體育產業總規模達740億元,同比增長約8%。
國際贊譽紛至沓來
全球視野下的成都魅力
成都世運會如同一扇精心開啟的窗口,讓世界看見了一個傳統與現代交融、活力與溫情并存的成都。
賽事期間,國際贊譽紛至沓來。 WFDF世界飛盤聯合會主席羅伯特·勞赫盛贊成都體院場館是“我們見過的最棒的場館之一”,參賽者特別稱贊賽事出色的組織工作和當地民眾真摯熱情的待客之道。
更多外國朋友成為成都“自來水”,點贊這座城市的多元與創新,當起了成都“野生代言人”。
美國蓋蒂攝影公司記者在Instagram分享大熊貓照片;泰國體育人士在Facebook盛贊成都美食。阿魯巴旗手蒂默曼斯因開幕式上的陽光形象在中國社交媒體“帥出圈”,他感動地表示:“我收到了好多中國朋友的鼓勵和祝福?!?/p>
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推薦“火鍋巴士”之旅;駐希臘大使方遒邀請希臘朋友體驗成都的“熱情好客、火辣美食、古老魅力”;駐悉尼總領事王愚稱贊“成都世運會用硬核科技征服全球來賓”。
世運村內,書法、武術、漢服、蜀繡等文化體驗區吸引各國運動員流連。意大利選手喬爾吉婭對親手制作的繩編手環愛不釋手,塞浦路斯的邁克爾·喬治歐沉醉于中式熏香。熊貓造型獎牌“竹光”開盒瞬間隱藏的金屬徽章令獲獎選手驚喜不已,德國運動員莫申斯卡奪冠后像護著心愛玩具般捧著獎牌:“你可以打開它,上面有熊貓的形象,這非常有紀念意義?!?/p>
當盛會落幕,回望這場國際賽事帶給成都的,可以說,成都世運會的籌辦工作為成都“世界賽事名城”建設起到了非常好的加速作用,充分實現了城市功能品質、經濟發展功能以及全民健身服務的提升。
世運之后,國際體育組織接連落戶蓉城——國際世界運動會協會項目研究和推廣中心正式落戶成都,世運擲準飛盤公園在桂溪公園揭牌。成都已就2027年世界體育錦標賽、世界體育舞蹈大賽等賽事籌備達成共識,正在積極申辦2026年亞洲大洋洲六人制棍網球錦標賽、2029-2031年射箭世界杯等國際賽事。成都的“朋友圈”不斷擴容,也為中國與世界各國交流交往搭建起更寬闊的舞臺。
更長遠的影響藏在細枝末節中:賽場內外,運動員不舍“竹光”獎牌的瞬間,外國游客刷國際銀行卡便捷乘坐地鐵的體驗——這些微小卻閃光的片段,共同拼貼出世運會留給成都的真正財富:一種開放包容的城市氣質,一種創新務實的辦賽智慧,一種全民共享的發展理念。
成都,借賽事不斷與世界對話,在一次次以體育之名的相聚中,推動全球文明交流互鑒。
目前,315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成都,全域友城和友好合作關系城市增至244個,成都國際班列累計開行超過3.2萬列……更密集的國際航線、更開放的國際交往,站在新的起點上,世運會與成都雙向奔赴、彼此成就,成都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在國際舞臺上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