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產處理器龍頭龍芯中科(688047.SH)披露,公司2025年上半年發布的3C6000、2K3000兩款產品預計明年實現批量銷售,3C6000是龍芯旗下新一代服務器處理器芯片,2K3000處理器則主要面向工控應用領域和移動終端領域。
據龍芯中科9月12發布的投關信息記錄表,3C6000、2K3000目前整機企業導入的情況不錯,今年會有不少典型應用場景的應用驗證,預計明年能上批量。此前,公司還在投關活動中還表示,未來兩三年,預計工控和信息化的政策性市場整體業務規模大概率都是在增長的。
據官方信息,3C6000系列服務器CPU采用了自主指令系統龍架構,于2024年上半年成功流片,今年6月發布。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測試報告顯示,3C6000系列的整體性能表現達到了2023年國際市場上主流服務器CPU的水平。2K3000處理器是一款通用64位八核SoC(系統級芯片),最高工作頻率2.2/2.5GHz,集成提供圖形計算和AI計算的龍芯自研LG200GPGPU核,集成多格式支持的媒體編解碼模塊。
成立于2008年的龍芯中科致力于打造自主開放的軟硬件生態和信息產業體系,“龍芯”系列則是我國最早研制的通用處理器系列之一,處理器對標英特爾和AMD兩大跨國巨頭產品。龍芯中科方面稱,2024年公司研發的龍芯3C6000系列性能達到Intel第3代至強的水平,公司堅持建立獨立于X86體系和ARM體系的安全可控的信息技術體系和產業生態,堅持自主研發,推出了自主指令系統龍架構。
值得注意的是,國產AI芯片寒武紀近期受到市場持續追捧,一再登頂“股王”,以龍芯中科為代表的國產CPU廠商本周也受到市場關注。9月16日,龍芯中科大漲14.89%,報收149.59元;另一家國產CPU廠商海光信息(688041.SH)當天上漲6.26%,報收246元,全天成交額突破100億元。
海光信息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高端通用處理器(CPU)和協處理器(DCU),公司推出的系列高端處理器產品,已經廣泛應用于電信、金融、互聯網等多個行業的數據中心,以及大數據處理、人工智能、商業計算等領域。
在具體產品方面,海光CPU兼容國際主流x86處理器架構和技術路線,相關產品按照代際進行升級迭代,每代際產品按照不同應用場景對高端處理器計算性能、功能、功耗等技術指標的要求,細分為海光7000系列產品、海光5000系列產品、海光3000系列產品。海光DCU屬于GPGPU的一種,采用通用并行計算架構,能夠較好地適配、適應國際主流商業計算軟件和人工智能軟件。
除龍芯中科、海光信息兩家已上市國產CPU廠商外,亦有該賽道企業“快馬加鞭”沖刺A上市。2025年6月17日,上海兆芯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兆芯集成”)科創板IPO申請正式獲上海證券交易所受理。據上交所官網信息,兆芯集成此次IPO擬募資41.69億元資金,投資于新一代服務器處理器項目、新一代桌面處理器項目、先進工藝處理器研發項目和研發中心項目。
兆芯集成招股書披露,產品自主創新層面,兆芯集成掌握通用處理器全平臺實現技術,具備了CPU芯片自主設計研發和技術迭代能力,實現自主指令集拓展與內核微架構設計、自主互連架構設計、自主IP設計、自主設計方法、自主測試驗證體系及自主知識產權體系六大自主創新突破。
財務方面,于2022年度、2023年度及2024年度,兆芯集成實現營業收入約為3.4億元、5.55億元、8.89億元人民幣;同期,公司實現凈利潤分別約為-7.27億元、-6.76億元、-9.51億元人民幣。據胡潤研究院《2024全球獨角獸榜》,兆芯集成的估值為185億元。而目前已上市的國產CPU廠商中,海光信息市值約5700億元,龍芯中科市值約600億元。
信息安全以及產業鏈自主可控是國產CPU賽道的重要發展土壤。兆芯集成招股書表示,信息安全問題關系到國家核心利益,CPU是構建信息系統安全防護體系的起點和根基,與網絡信息安全存在著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系。CPU是信息技術產業賴以生存發展的戰略性、關鍵性產品,是信息設備的“大腦”,是信息安全的基石,是集成電路設計行業技術難度最大、地位最高的產品之一,自主研發安全可靠的CPU對我國信息產業至關重要。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